09月
2020
2020-09-13 22:27
本报讯 记者黄雄 通讯员钟飞兴 王佛池报道 日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出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应急8条”),从创建党建引领型应急管理体系、打造权威型应急指挥决策中枢、构建联动型应急协同机制、健全高效型应急准备体系、构建激励型应急考核机制、锻造尖兵型黄埔应急铁军、筑造集聚型应急产业发展高地、织密现代型应急保障体系等8个方面,提出29项改革举措,打造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区,以实现“有急必应、有急能应、有急善应”。
打造应急管理核心
深化镇街体制改革
“应急管理工作要实施‘全灾种、大应急’,就必须整合。”黄埔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这种思路,“应急8条”重点要打造应急管理核心,通过“合六为一”,在全国率先将突发事件应对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森林防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等“三委三部”整合成一个区应急总指挥部,全面统筹指挥全区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类突发事件的“防、抗、救”工作。
此次改革除整合机构外,还重构了新的业务流程。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防抗救”工作,“防抗”的职责在相关部门,“救”的职责在应急管理部门。赋予应急管理部门责任追责权限,并实施有限责任追究,鼓励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建立“防抗救”衔接机制,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实现“防”“抗”“救”的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按照“应急8条”要求,各镇街要履行自然灾害防治、抗灾抢险和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9月2日,黄埔区召开了深化镇街体制改革动员会,目前,镇街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面铺开。此次改革突出向基层“放权赋能”,为镇街按照“应急8条”要求,建立应急抢险常规队伍、机动队伍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应急主战场有力量、有队伍、有资源。
在国际安全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方面,黄埔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主题化、社区减灾标准化、风险管理网格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新模式,不断提高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制定区、镇街、社区三级常用装备和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建立动态补全机制,就近、就地储存应急物资,实现5分钟应急响应。
截至目前,全区已创建了5个国际安全社区、31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面推动街镇、社区应急管理、减灾救灾基础能力建设,解决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问题。
组建特种应急队伍
明确救援补偿制度
“应急8条”要求黄埔区建立平战结合应急队伍和全系列专业化特种应急队伍。其中,平战结合应急队伍由各职能部门和镇街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建,区应急管理局负责指导监督;应急抢险救援期间,各部门和镇街的日常管理力量纳入全区应急抢险队伍范畴。全系列专业化特种应急队伍,则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及队伍力量,增加政府专职消防员,合理布点消防站,建立5分钟救援圈。
该区将重点完善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在危险化学品爆炸、地下密闭空间、粉尘涉爆、森林消防、蛙人、高空救援等专业领域的技术力量配备,组建区级特种应急救援队伍。
在应急演练常态化方面,黄埔区将高标准建设区级全灾种全场景应急训练基地,按照“八爪鱼”应急处置模式,建立突发应急事件分类分级处置机制和预案体系,明确不同条件下的处置主体和工作机制,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黄埔区还将建立应急志愿者认证和救援补偿制度,鼓励企业、第三方和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探索建立应急救援基金,激发全社会投入应急工作热情,建立壮大专兼职企业应急队伍、社会救援队伍、民兵等队伍,让“救援者在身边”。
“应急8条”构建了激励型应急考核机制,将应急处置履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在安全监管、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救援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对事业编制人员,符合条件的优先考虑调任公务员;对编外聘用人员,及时发放奖励。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黄埔区将高标准落实各部门、各镇街应急管理专项业务资金,保障灾害防治、安全监管和应急抢险。为各部门、各镇街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改善24小时应急值守食宿保障条件,保障应急值守和抢险救援补贴。
引进技术标杆企业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应急8条”提出,黄埔区将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积极争取广东省安全应急科技园落户。该园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5G等技术,研发生产各类先进智能安全避险应急产品,引进智能安全防护和无人救援技术标杆企业,孵化涵盖风险辨识、智能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系列产品的特色企业,形成高端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
目前,黄埔区正在落实新基建计划,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产业将在黄埔得到高速发展。而应急产业的细分产业,如预测预警、智能防护、应急服务产业大多是依托新型技术产业而发展的。“基础性、原创性的突破是科技创新,技术整合、跨界整合也是科技创新,有时候甚至会更加惊艳。
把现代科技嫁接到应急产业中来,是一种跨领域的创新,回报速度比原创技术创新来得更快。”
该负责人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紧密,加工能力非常强。产品设计出来后,很快就能生产出来。“在区规划建设应急产业集群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其他行业会更快。如果规划建设得当,很快就会在应急产业产生独角兽企业,带动整个区的应急产业集群发展。”
24小时服务热线
©2012-2025 河南全一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2228号-1 营业执照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