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2021
2021-08-11 17:07
本报讯 记者杨安琪报道 近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1修订)》(以下简称《预案》)。作为该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预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作出整体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修改后的《预案》共8个部分、149个小节,其中83个小节进行了修改,修改内容占总量的56%。
据悉,《预案》自2004年印发以来,先后于2005年、2010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此次修改重新梳理明确了相关专项应急机构和部门的突发事件应对职责。同时,将近年来陆续规范的各类应急机制,纳入《预案》有关章节,进一步突出首都特色和首善标准,更加注重事前预防,强化风险控制、落实各级责任,把预案的实操性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加以细化完善,提升实用性和科学性。
巨灾条件下的应急体制机制
立足于最不利情况、最恶劣形势
据介绍,此次《预案》修改吸纳了北京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特大突发事件中的经验,完善了巨灾条件下的应急体制机制。
《预案》明确,发生类似“7·21”特大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时,由市委、市政府作出处置决定和工作部署,根据需要成立领导指挥机构。必要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请示党中央、国务院,经批准后启动首都地区应急协调机制,协调国家有关部门、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央在京单位和周边省区市等方面,共同参与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工作。
“《预案》的发布实施,为暴雨灾害应对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立足于最不利情况、最恶劣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做好极端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当前北京正处于主汛期,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修改后的《预案》增加了乡镇(街道)关于开展风险排查、组建基层应急队伍的职责。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权威性,扩大覆盖面,《预案》特别明确对特殊群体的覆盖,对老、幼、病、残、孕等群体,以及学校、医院、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偏远地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发布预警。
强化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发布
应急响应启动充分考虑应急资源与能力状况
此次修改,强化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发布有关工作要求。《预案》明确,对能够判定为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等级的,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重点地区、特殊时期的,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或突出情况,相关机构或单位要立即报告市委总值班室和市应急办,详细信息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2小时报送;遇有重大突发事件,主责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响应,第一时间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最迟应在5小时内发布。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组建新闻发布中心,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首都定位的特殊性,北京市对四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也进行了突破,不再与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完全对应,而是以事件等级标准作为重要参考,充分考虑应急资源与能力状况实行分级管控,更为机动灵活。
健全应急保障工作体系
首次明确了应急物资产能储备机制
吸取疫情防控中物资管理工作经验,《预案》明确北京市建立健全平时服务与灾时应急相结合、实物储备与产能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实现应急物资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拨,并建立了由该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体系。
同时,鉴于机构改革后,很多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应急物资调拨的责任体系也进一步理顺,《预案》首次明确了应急物资产能储备机制,明确产能储备工作环节和责任主体,优化了技术保障、力量保障、法治保障等其他应急保障相关内容。“各相关部门分别建设本行业(领域)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采购、储备、更新、补充、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应急所需物资及时供应。”该市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防止和避免“上下一般粗”
新增“预案管理”,预案分类更科学
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钱山介绍,《预案》新增了“预案管理”一章,将分散在原总体预案中的预案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进一步完善了该市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和职责分工。
修改前,市级应急预案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三类,在修改后增加了应急保障预案、巨灾应急预案两类,使预案分类更加科学,同时要求各类预案都要编制配套的应急工作手册、事件应对行动方案等支撑性文件,防止和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的情况。
同时,《预案》还要求各级各类预案在编制前,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有条件的还要开展情景构建,尽可能提升预案的实用性、实操性和实效性。
据悉,修改后的《预案》根据风险更新情况,将市级专项应急预案目录由41个增加至48个,具体增加了沙尘暴天气、疫苗质量安全事件、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交通运输保障、能源供应保障、突发事件秩序管控等7个专项应急预案。
为推动《预案》的贯彻落实,下一步,北京市将制定印发《北京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该计划从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机制、优化提升应急预案制订和使用质量、提高应急演练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应急预案宣传培训水平等5个方面,提出了24项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这24项任务,是落实《预案》的具体抓手。”钱山介绍。
24小时服务热线
©2012-2025 河南全一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2228号-1 营业执照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