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
2020
2020-09-15 09:01
本报讯 记者张楠 王正民 张沫报道 近期,江苏省无锡市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省、市、县三级全覆盖验收工作正在进行。截至目前,已有32家通过县级验收,其中15家还通过了市级验收。
该市要求所有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并通过验收,方可复产。此次市级验收,无锡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组织国家级专家逐家进行,做到改造一家、验收一家、复产一家。在市级验收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将对通过市级验收的企业进行省级全覆盖验收。
工艺落后 风险突出
2018年8月28日,无锡江阴市易泽铝业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当时,无锡市共有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37家,其中,使用固定式熔炼炉企业32家,使用倾动式熔炼炉企业5家。使用固定式熔炼炉的企业因装备可靠程度低,很容易在多个环节造成漏铝,泄漏的铝液一旦碰到水就会发生爆炸。而倾动式熔炼炉配合液压升降设备,一套价值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一般企业难以负担其高昂的成本。
易泽铝业有限公司使用的就是固定式熔炼炉。“8·28”事故及其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无锡市决定开展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改造。“可以说,使用固定式熔炼炉的企业都是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家都知道是有问题的,但当下行业规范标准缺失,‘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摆在面前,亟须明确行业规范标准。”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基础处负责同志介绍。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不等不靠,赴各地调研深井铸造企业生产工艺,探索制定出地方标准,并于当年指导江阴市制定下发《立式直接水冷铸棒生产工艺安全生产基本标准(试行)》。该局根据这个标准,选取2家企业,从结晶器循环水系统、铝液出水口机械式锁紧装置的设置、铸造钢丝绳的规范使用等10个方面进行试点整治,随后在全市推广。
2019年底,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出台13条深井铸造治理标准。无锡市严格对照新标准,开展了新一轮整治改造提升。
改造设备 严格执法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市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中,大力推动设备设施改造,增加了熔铸作业场所“二道门”和熔铸岗位人员定位管理,以有效管控熔铸区域作业人数。
设备设施改造集中在:装设机械式锁紧装置、液位传感器和声光报警装置,以实现熔炼炉和快速切断阀、紧急排放阀的联锁;配置进水压力、流量及进出水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以实现铸造系统和高温铝液紧急排放口的自动联锁。
然而,深井铸造的工艺改造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改造之初,绝大多数企业找不到行之有效改造路径,“不会改”“改不好”的情况普遍存在。
“我们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自行开展设备设施改造,同时引入第三方技术机构,由企业自行选择机构指导帮助其落实联锁联动等安全技术措施。”该负责同志介绍。
根据专家意见,江苏裕晟铝业有限公司在改造中需要装设液位传感器,配置进水压力、流量及进出水温度检测和报警装置等。然而,该企业在第一次改造后,虽然装了相应设备,但因装的位置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改造不成功。随后,企业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又出现了因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报警装置“该报警时不报警”等问题。在专家和执法人员的指导下,企业第三次改造终于合格。
这是无锡市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改造的一个缩影。对37家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的改造,无锡市应急管理部门都是这样一次次上门指导服务的——针对部分设备性能不够优、运行不稳定、UPS系统运行不正常,以及员工操作不熟练等问题,会同第三方技术机构和企业,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对策措施,持续优化改进,力求不断提升设备运行的效能。
悉心服务是基础,严格执法是保障。去年至今,该市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由37家减少到32家,5家因工艺改造不到位被关停或取缔深井铸造工艺。今年以来,无锡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共排查661条一般隐患、12条重大隐患,立案查处13起,罚款58万元。
“这个行业干的是‘苦、脏、累’的活,一线员工普遍存在文化层次低、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为的是让员工知道这些新装的设备要怎么用、报警了怎么应急处置、突发情况怎么保障自己的安全等。”该负责同志介绍,该局将制作应急处置流程标准图,让员工一目了然。
24小时服务热线
©2012-2025 河南全一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2228号-1 营业执照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736号